经络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徒手便可操作。《黄帝内经》的“灵枢篇”说经络是“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想要简单了解,三岁顽童也可略知一二;若想精深研究,百岁药王也会感叹“所疑更多矣”。所以,一个人能否学好经络理论,其关键不在难与易,而在会不会自动自发。能自助便有天助,就能先知先觉。
......................................................................................
生活中,不时会有人问我:“你说经络是随身的药囊,把经络提到很高的地位,那我就问问你,你这个药能管什么事儿,能治哪些病?如果你能把我这个困惑解决了,我就相信经络真有用,不然你就是在瞎说!”
这种疑惑很多人都会有,更不用说完全不了解中医的人了。有一次,我到一家外企讲课,听课的人里60%是外国人。我当时就想:可以趁机宣扬一下国粹,让老外也见识一下咱们的好东西。
于是,我开始讲经络。可是过了一会儿,只见台下的老外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那个翻译也有问题,因为他也不知道经络,翻译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是驴唇不对马嘴。当时,台下的人有的撇着嘴,有的耷拉着眼皮,总之,都是一副不相信或看不起的样子。
这时,我就对台下的听众说:“现在有没有谁身体上有点儿小毛病的?”说完后就有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走上台来,指着肚子叽哩咕噜说了一大串话。翻译告诉我,她的胃正疼得厉害呢!
我让那位女士在一旁坐下,然后在她腿上找到足三里这个穴位。足三里在膝盖底下三寸,号称养生强壮的第一穴,平时你摸它的时候没什么反映,既不酸,也不胀。但是,你胃不舒服的时候,它就显得最为敏感,一碰比任何一处都疼。
我在她的足三里上捋了捋,她就疼得有点儿受不了。于是,我用大拇指在她那个穴位上按顺时针方向揉了几分钟。揉完以后,她通过翻译告诉我说:“我平时胃一疼,哪怕是服用最先进的药,也要半小时后才能缓解,但是你才揉这么几分钟它就好了,真是太棒了!”
这种事情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很简单。她只要稍微懂点经络理论就会知道,足三里刚好处在胃经上,与胃遥相呼应,可以互相调节。平时胃不舒服了,揉一揉足三里,胃就会好很多。
那位女士刚下去,一个大胡子老头就走了上来。他说他长期患有偏头疼,问我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我稍微一问,便知道他天天待在电脑面前,工作压力很大。于是,我让他用大拇指推头上疼痛的地方。他推后告诉我说,里面有好多疙疙瘩瘩,好像血管拧在了一起。我就把手按在他的外关穴上,边按边转动他的手腕。不到一分钟,他就说头不怎么疼了。
这时候,坐在底下的人全都鼓起掌来。当然,我也不用再费劲地解释经络有什么用了,整场讲座进行得很顺利。最后,我给他们打了一套太极拳,活动便圆满结束了。
中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经络这个精髓。
抛开经络谈中医,中医就成了偏方,就成了小术,就成了民间技法。
有人怕夸大经络,怕以偏概全,埋没了针灸、中草药,岂不知针灸需明经络穴位才会立竿见影,用药需按脏腑归经才能药到病除,否则扎针如插秧,熟练就好;用药似乱炖,以多取胜。
《扁鹊心书》说得好:“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黄帝内经》更言经络为“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一语道破经络既是入门之径,又是终极目标的真理。
砭、针、灸、药、按跷、导引,此中医六法若无经络贯穿,便如有利剑而无剑法,有碗筷而无饮食。
知剑法,任刀枪皆可当剑。俱饮食,无碗筷照样用餐。
经络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徒手便可操作。能自助天助,就可先知先觉。
《灵枢》言经络为:“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想要简单了解,三岁顽童也可略知一二;若精深研究,百岁药王也道“所疑更多矣”。
我们可以依靠书本,探索世界,也可反求自身,找回本真。经络就是连接人与宇宙的天然通道。人是宇宙的细胞,知道了一滴水,就懂得了整个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