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全集_章节262_疾病也是会变卦的——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健康养生   2021-06-20 19:44   1744   0  

什么叫“否(pi)极泰来”。就是说否和极本身就相当于一根绳上的两头,无所谓来和去。所以祸福总是相依的,福一近了,就是祸了,祸一近了便是福了。你只要把这个东西夸大为祸,那这个东西也许就是福,你把这个东西夸大成福,那它可能就是祸。祸和福就是一对亲兄弟,这也就像疾病和健康的关系一样。

......................................................................................

在《黄帝内经》里,有句话叫“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医生给你诊断病情的时候,不会问你是什么病。你自己也不要去管你得了什么病,不管是脑瘀血还是偏瘫统统不要问。总之“以平为期”就行了。

什么叫“以平为期”?比如说我偏瘫了,就要考虑到我为什么会偏瘫,什么情况下我才会瘫。新鲜气血过不来,就瘫了。那另一边为什么没瘫?因为这边有新鲜气血。所以,偏瘫实际上是一边新鲜气血过不去了,而另一边新鲜气血还能过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中间肯定有断档的地方。只要找出来这断档的地方,这个好血才有可能过得去。如果你不找到断档的地方,而是光在没有新鲜血液的地方弄开一个口子,这就像要在沙漠里面打出一口泉井一样,永远劳而无功。所以这断档的地方一定要找出来。

在沙漠里,你就不要去想如何在沙漠里开出一条水渠来。沙漠里本来就没水,你去开水渠,那是白忙活。这时你需要做的是在沙漠和河流之间疏通一条通道,然后把阻碍通道的大石头弄走,这样河水就能过来了。或者,你也可以在沙漠里挖一个坑,水就会来得快一点。你只能这样去做。

很多中风偏瘫后去做康复训练的人,为什么徒劳无功呢?因为他偏瘫的部位根本就没有新鲜气血的滋养,你去拉扯那些地方能起什么作用?就像在沙漠里打井一样,是徒劳的。你干拉、干磨,越磨人越疲劳。如果那里有血供应,就是不拉扯,那些偏瘫的部位也能伸直了。

过去,很多医家老爱说一句话,“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实,这句话没什么用。为什么呢?像那些比喻,说穿了就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听着还挺好,却没什么实际用途,大可不要了。“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道理大家都知道,再拿出来讲有什么意思呢。像“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才是真正的好话,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把《黄帝内经》比作是一座酒楼,那当你想去这个酒楼用餐时,必须得怀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才行。这个目的并不是去看看这个酒楼的摆设,而是要吃里面那些美味可口的佳肴。而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看《黄帝内经》就是逛酒楼去了,逛一圈觉得这个楼不错,这个菜做得挺好,挺漂亮,但就是不吃,然后出来了。还有很多人连逛都不敢逛,觉得酒楼那么高档,我兜里没带那么多钱,还是不进去了。

《黄帝内经》里面的可口佳肴是什么?就是像“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样的美妙句子。《黄帝内经》里面像这样一言而蔽之的话到底有多少呢?大概有五六十句。

读《黄帝内经》,有的东西需要你现在就学会,有些东西你不用马上就懂,因为好东西都在那搁着,你随时学随时都能掌握它。如果现在用不上的东西你非得马上学会它,那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用的时候我再学,不用我就不学,这样效果最好。

这就让我想到了《易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否(pi)极泰来”。就是说否和极本身就相当于一根绳上的两头,无所谓来和去。所以祸福总是相依的,福一近了,就是祸了,祸一近了便是福了。你只要把这个东西夸大为祸,那这个东西也许就是福,你把这个东西夸大成福,那它可能就是祸。祸和福就是一对亲兄弟,这也就像疾病和健康的关系一样。

生活实际上用一个乾卦、一个坤卦就完全可以概括了。乾卦告诉你“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就是说你每天要比昨天好一点,要比原来进步一点。而坤卦告诉你“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厚德载物,那么你想进步也进步不了。

所以,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心打好基础,这样才能让身体健康发展。种子要开花就必须种在土壤里,但是如果没有种子,有这个土壤也没用。所以一个乾、一个坤,一个阳、一个阴。这两个是必不可少的。

《黄帝内经》里讲“治病务求其本”,就是说,治病不要光去考虑身上有哪些症状,一切事物你都要去溯本求源。

任何治病的方法里面都应充满智慧的灵性,否则就是死的知识,不会被我们的真正吸收,所以,知道得越多越没用。这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不知其要(“其要”就是本身没有),流散无穷。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