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全集_章节269_寻找本心,胜过寻找圣贤——能感动的人才能活得好

健康养生   2021-06-20 20:01   1734   0  

感动可以消解病痛,感动可以为你带来好运。有一颗时时能感动的心,你就自然有了侠骨柔肠,有了生活的动力。

......................................................................................

流行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了,全世界都在悼念,有个网友却不识时务地写道:“中国人有几个懂英语的?既然不懂外语,就根本听不懂他的歌。也跟着伤心欲绝,真是瞎起哄,崇洋媚外!”

对流行音乐,我比较孤陋寡闻,虽然听说过杰克逊的大名,对他这个人却不大了解,只隐约记得看过一些有关他的负面报道。直到前几天,同事在办公室反复放他唱的歌“You are not alone”,我才似乎一下子认识了这位歌王。

那首歌可谓是千古绝唱,感人肺腑。虽然我的外语不行,摸不准歌词的意思,但知不知道歌词根本不重要。那曲调,那颤音,那弦律,是那么地有穿透力,以至于让我无法拒绝它的纯净和柔美,直至被慢慢融化。

那一刻,我完全被感动包围。

有些感觉真的只是一种直觉,不是思考就能获得,不是语言所能描述,不是逻辑所能论证。但是,它让你不想思考,不想描述,不想论证,只是体会,只是沉浸,只是陶醉,就像哑巴吃蜜,乐在其中。这种感觉我常常在梦境中不期而遇,音乐或绘画作品也会偶露端倪,只是不能学习,也无法传授。

这就是感动。

它会让一个叛逆的孩子瞬间变成天使,让一颗蒙蔽的心灵霎时拨云见日。有了感动,就不会有难学的知识,智者的教诲也显得多余。有了感动,就不需要冲锋的号角,心灵的呼唤会让你奋勇向前。像秋风乍起,一夜便满地金黄;似春潮涌动,转眼已两岸绿洲。

前两天,我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社会》节目,讲的是一个90后的初中女孩,逆反心理极强,面对家长的疼爱,完全不知感恩,反而以伤害母亲为乐。母亲晚上十点才下班,她却故意让母亲连夜为她洗当天换下的裙子,不洗就不去上学。看到母亲疲惫不堪的样子,女孩开心极了。但当这个女孩看到一个失去双臂的山村同龄男孩每天用脚编着带刺的竹席,帮父母贴补家用时,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此,她不但知道了自强努力,还主动为妈妈分担家务。

这里,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专家的教诲,有的只是女孩自己的感动。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老师,他比孔子还睿智,比庄子还洒脱,比弗洛伊德更了解心理,比拉斐尔更懂得艺术。这就是我们生而知之的本心,但这本心的门却常常紧闭,敲打不开。感动就是那门上的按铃,我们多按它几次,或许老师就会探出个头来,随便说出一句话,就够我们受用一生的了。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感动嘛,可以制造呀!

饮一杯咖啡可以体会小资情调,点两支蜡烛可以感受浪漫情怀,送99朵玫瑰会让女孩神魂颠倒。在有些人看来,感动不过是煽情,只是营造出一种氛围罢了,有什么难的?就像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真正的感动岂是营造出来的?“咸心”为感,感动是要用整个的心去体会、去融入。

感动可以传递,可以共鸣,可以用真心培养,可以用善意浇灌,唯独无法刻意营造。感动是万能的钥匙,专门开启心灵的大门。有一颗时时能感动的心,也就有了侠骨柔肠,有了生活的动力。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