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泛指睾丸、阴囊、小腹肿大疼痛,属现代医学的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疝气,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或记载为小腹疼痛,或为男子阴囊肿痛,或为腹内脏器经腹壁薄弱处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外台秘要》中就疝气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临床表现及灸法治疗做了详尽的论述,在后世广泛应用于临床。
《外台秘要》灸法考
《外台秘要》是唐代中叶王焘在总结中唐及其以前66位医家宝贵经验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被誉为中医学鼎盛时期除《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之外的第3部代表作品。全书40卷,共分1104门(部分散佚),载方6000余首,每篇首列病侯,次叙各家方药,论著详尽,次序分明,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分述,另外还专设灸法篇章,同时对各种外治法、人工急救法及护理有所阐述,故又堪称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王焘《外台秘要》对医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整理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医学文献,更为突出的是其扬灸弃针及以经统穴的学术思想,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4]。
扬灸弃针
王焘所处的唐朝正值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医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王焘作为当时涌现的大批医家中代表之一,他认为“诸疗之要,火艾为良,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并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中曰:“其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令人卒不可解。经云‘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故欲录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所以王焘在转录《千金方》等文献时,也特意将“针”字删去。他认为针道是“霸道”,灸法是“王道”,说“王道不取针”[5]。
以经统穴并创绘十二经腧穴五色图
《外台秘要》在继承《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做了调整。其既然按十二经画图,就必然涉及腧穴的归属与排列,《外台秘要》用以经统穴的原则将所有腧穴分别列于十二经脉中。王焘在参考了甄权、孙思邈等人研究的成果后,根据人体身长分为大、中、小3型上绘制了十二身彩色经脉腧穴图。《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中曰:“其中十二经脉皆从五色作之,奇经八脉并以绿色标记。诸家并以二人为图,今因十二经而通,图人十二身也”[4]。
首载“四花”灸法
据《外台秘要》记载取膈腧(双侧)、胆腧(双侧)。以艾柱直接灸之,4穴同时点燃,犹如四朵火花,故名“四花灸”。这种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健脾益肾、除痰止咳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后世[4]。
将灸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王焘认为灸疗方法既可以补,用以治疗各种虚劳疾病。也可以泻,祛除邪气,以治其实。《外台秘要·卷三十九》曰:“凡灸皆有补泻,补者无吹其火,须柱自灭。泻者亦不艾,既须吹其火至火灭也。”“凡灸有生热,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肥实者多灸”[4]。
总之,王焘之《外台秘要》对灸疗学的贡献是显著的,由于作者所属的时代局限,加上他重灸轻针,取灸法而不取针,委实是一种偏见,实不足取。正如北宋孙兆评论曰“谓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其法亡之且久,故取灸而不取针,亦医家之弊也。此方撰集之时,或得缺落之书,因其阙文,义理不完者多矣。”说明书中不乏缺漏和讹误之处,但通观全书,瑕不掩瑜,无疑应当充分予以肯定[5]。
《外台秘要》关于疝气的学术思想
疝气的病因病机
《外台秘要》对疝气病因病机的认识来源于《诸病源候论》,王焘认为“茎睾者,身中之机,阴津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流而下溢于睾,水道不通也。”“诸疝者,阴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使荣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1]
阴寒内盛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疝者,痛也。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腑藏虚弱,风冷邪气相击,则腹痛里急。”[1]阴寒内盛,凝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得流通,阴器失于温养,故出现睾丸疼痛收缩等症状。
气血虚弱,饮食寒温失调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凡七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也。”[1]气血虚弱,脉络空虚,形体组织缺乏濡养荣润,“不荣则痛”。故偏食生冷寒凉之品,久则容易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则下腹冷痛,睾丸疼痛收缩;若偏辛温燥热饮食,则化热生成癥积,睾丸肿痛。
风热客于肾经
肾经“上股内后廉”“络膀胱”,感受风热,下注于阴,致阴囊肿大,故《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此由风热客于肾经,肾经流于阴,肾不宣散,故致肿也。”[1]
气滞,邪气侵犯足厥阴及足少阳之脉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疝者,气痛也。众经会于阴器,邪客于厥阴、少阳之经,与冷气相搏,则阴痛也。”[1]气滞则血瘀,津液输布不畅,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见局部胀满疼痛。邪气侵犯足厥阴及足少阳之脉,正邪相搏,则见睾丸疼痛。
肾虚并外感风邪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肾气虚损,为风邪所浸,邪气流于肾经,与阴气相击,真邪交争,故令阴痛。但冷者唯痛,挟热者则肿。”[1]肾居下焦,肾阳虚损,温煦失职,阴寒内生,气血运行不畅,命门火衰,再复感风邪,正邪交争,则下腹及睾丸疼痛。若夹风热之邪,见睾丸疼痛,阴囊肿大;若夹风寒之邪,只见睾丸疼痛,不见阴囊肿大。
临床表现及分类
《外台秘要》中对疝气的临床表现的认识是对《针灸甲乙经》的进一步总结与归纳,王焘认为:“疝者,痛也。”“脉弦紧者,疝也。”“男有肠、卵、气、水4种。肠、卵难差,气、水针灸易差。”[1]并将疝气分为少腹疝、阴疝、狐疝、寒疝、疝。
本病临床以少腹肿胀疼痛、痛引睾丸,或睾丸、阴囊肿胀疼痛为主症。常因久立、劳累、咳嗽、忿怒等诱因而加重。少腹疝以下腹部疼痛为主,容易惊醒,伴小便困难。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少腹疝,善卧惊,少腹痛,溺难。”[1]阴疝以小腹疼痛,不可仰卧为主,伴阴茎疼痛,睾丸时上时下为主。《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阴疝,茎中痛,两丸骞卧,不可仰卧;两丸上下,小腹痛。”[1]狐疝是少腹与阴囊部牵连坠胀疼痛,痛引睾丸,阴囊时大时小,立时睾丸下坠、阴囊肿大,卧则睾丸入腹、阴囊肿胀自消,重者以手上托方可回复,伴纳差、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狐疝走上下,引少腹痛,不可俛仰上下,遗尿,小便难而痛,阴上下入腹中。”[1]寒疝为少腹、睾丸及阴囊牵掣绞痛或肿胀冷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脉弦紧或沉伏,《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腹脐痛,腹中悒悒不乐。”“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白汗出,遇寒既发,其脉弦紧是也。”[1]疝突然发病,睾丸疼痛牵掣少腹痛,实证(湿热疝)伴睾丸肿大,灼热拒按伴肢体困重,恶寒发热,小便黄赤;虚证伴阴囊瘙痒,小便不利,《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疝,阴暴痛,脐少腹引痛,小便黄,气满塞,吐逆,腹满。”“实则挺长,寒热,挛,阴暴痛,逸溺,偏大,虚则暴痒气逆,肿睾卒疝,小便不利如癃状。”[1]
《外台秘要》中疝气的灸法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睾丸缩入腹中的治疗:取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施以灸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又两丸缩入腹法,灸三阴交,随年壮,神效。”[1]睾丸未入腹中的治疗:取足厥阴肝经大敦及足少阳胆经肩井施以灸法。《外台秘要》曰:“又病,阴卒肿者法。令并足,合两拇趾,爪相并,以一艾丸灸两爪端方角处,一丸令顿上。两爪角也,令丸半上爪上,七壮。”“灸足大趾第二节下横理文正中央,五壮。”“又男阴卵偏大法。灸肩井,解臂接处,随年壮”[1]。
缓解期的治疗
①睾丸上入腹中的治疗:取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施以灸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又卵偏大上入腹法。灸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随年壮。”[1]②对于缓解期睾丸未入腹中的治疗,遵循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治法,取穴以足太阳、足太阴、足厥阴、任脉为主。《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男,灸手指端十壮,病在左者可灸右,病在右者可灸左,良效,瘥止。”[1]
热熨法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又法,凡男,当骑碓轴,以茎伸轴上,齐阴茎头前灸轴木上,随年壮,即愈。”在操作中嘱患者骑于碓轴,将阴茎平放于碓轴上,在阴茎头前方轴木上施灸。此法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变,笔者认为可直接选会阴穴施灸。因会阴为任脉穴,且为任脉、督脉、冲脉交会穴,任脉为“阴脉之海”,过阴器,其为“生养之本”,且为睾丸临近穴位,在治疗中可起到良好效果。《外台秘要》曰:“灸小儿法,现将儿至碓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阴囊,故灸汝三七二十一。灸讫,便牵小儿,令崔头下向著囊缝,当阴头缝上七壮,即消,已验。艾柱帽簪头大耳。”[1]另外,在热熨法中还包括祝由法,祝由法是心理疗法与热熨法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取阴茎头指向阴囊缝所到之处施灸,若不便操作,也可选会阴穴,直接施灸。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曰:“好自养,勿举重、大语、怒言、大笑、呼唤。”[1]在治疗过程中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注意卧床休息、忌劳累及过量运动,保持心情心情舒畅,忌烦躁易怒,保持大便通畅。
典型病例
李某,男,5岁。患儿1岁时即患疝气,每遇激烈啼哭时发作,左侧阴囊大。入学后每于劳累后发作,于此次入院前2天再次发作,左侧阴囊肿大如茄,皮色不红,行走不便,时呼疼痛。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80%,体温37.6℃,舌淡苔白,脉沉细。初步诊断:狐疝。取大敦、太冲、关元、归来、三阴交,用灸条悬灸,每次每穴15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湿热为度,灸后当日即痛止疝消,嘱其多卧床休息,不做跳跃等剧烈运动,并嘱其家长按上述方法在家中继续治疗,1次/d,20次而愈。
此案选取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腧穴为主,与《外台秘要》中灸法治疗疝气的思想相符。疝气为病与肝经、任脉密切相关,任脉过阴器,厥阴脉起于足大趾毫毛部大敦穴,沿足背上行,经内踝,交叉于太阴经后面,上行膝内侧,沿大腿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上至少腹。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阴陵泉又是足厥阴之交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达气海,且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补脾、肝、肾,益气养血,故取任脉关元、足厥阴经井穴大敦、原穴太冲、足阳明经归来以及脾、肝、肾三经交会穴三阴交疏肝理气、消肿散结、疏调任脉、行气止痛;加之灸法又有活血逐痹,消散阴滞之功,故疝气不难治愈[2-4]。从现代医学来看,灸法治疗疝气多取足趾部腧穴,因为本病病位在人体躯干的下端,根据对应学说,下肢末端穴,即足趾部穴(含井穴)与之相对应,足趾部的神经末梢丰富,用艾绒直接烧灼之刺激十分强烈,故能取得良好疗效;并且灸法治疗疝气是一种疗效高,副作用极小的自然疗法,通过艾灸特定穴位,调节神经、体液从而发挥机体的各种整合调节作用,维护人体的稳态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状态。在本病中则是增加构成腹股沟管的肌力促进阴器回缩和腹环的闭合,增强其韧带紧张性,修复和整理腹肌的再生,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疝气的作用。再者,灸疗能加强皮层细胞的保护性抑制作用,使脑皮层存在的病理兴奋灶转入抑制过程,以保护皮层细胞不会继续遭受致病的刺激,灸法治疗疝气经刺激神经旺盛其机能,增强神经的抵抗能力,以保护皮层细胞使高级神经不受侵袭,同时借旺盛的血液循环,使红细胞及淋巴球增多,腹壁抵抗力增强,逐步减少病理因素裂隙向外脱出,疝气随之而愈[5-6]。
参考文献
[1]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黄紫堂.穴位灸治配合敷药治疗小儿疝气154例[J].四川中医,2001,19(8):75.[3]武光录,蒋贵东.针灸治疗疝气43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1995,15(1):29.[4]张登本.《外台秘要方》对经络·腧穴·灸疗学发展的贡献[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1):1-4.[5]吴焕淦,施茵,刘慧荣.《外台秘要》论灸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1):41-43.[6]徐忠.微创手术治疗儿童疝气对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意义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24-25.